运动科技的突破,并不总是源于实验室。

作为跑步史上最具颠覆性的创新之一,耐克标志性的华夫鞋底最初竟诞生于厨房。
1971年,比尔·鲍尔曼(Bill Bowerman)正为一个问题苦苦思索。两年前,俄勒冈大学在操场铺设了一条坚硬而光滑的聚氨酯新跑道,却屡屡造成跑者受伤。鲍尔曼不得不面对现实:这块当初由他亲自选择的跑道效果欠佳,他必须找到替代方案。怎样才能让跑者获得更好的抓地力?如何解决钉鞋陷得太深,平底鞋抓地力又不足的问题?
某天早上,鲍尔曼无意间瞥见妻子芭芭拉放在厨房的华夫饼机。这台由伯斯特德制造公司生产的251型号华夫饼机是两人在1936年结婚时收到的礼物。模具上的方格纹路立刻吸引了他的注意。那些凸起的方块,看起来正是能带来轻便抓地力的理想形状。
他当即行动,把液态聚氨酯直接倒进了家用华夫饼机,然而模具被彻底粘死,这台陪伴了他们35年的结婚礼物就此完结。鲍尔曼并没有气馁,他开车进城,又买来几台二手华夫饼机,不断尝试。最初,他印出的模具方向颠倒,凹凸错位,但这丝毫没有浇灭鲍尔曼已被点燃的灵感。他继续改进模具和材料,直到做出第一款可行的产品原型。

那台被鲍尔曼毁掉后埋在后院的华夫饼机,直到将近40年后才被重新挖出。
第一双Nike Moon Shoe(登月鞋)由此问世。这一设计在未来的数十年间不断塑造着跑步的未来。
“华夫鞋底改变了一切。它不仅改变了跑者对抓地力和缓震概念的认识,也让人们看到了耐克的精神:开拓新方法,解决老问题。”
——Rick Lower,耐克跑步史学者
未来的催化剂

1971年,耐克还叫蓝带体育用品公司(Blue Ribbon Sports),主要进口日本跑鞋,尚未成为如今引领全球运动创新的中坚力量。这家年轻的企业仍在寻找它的方向,而鲍尔曼,这位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教练和热衷于尝试的改良者,成为了推动公司发展的核心。在他看来,每一条跑道都藏着需要破解的难题。
奥森体育场(Autzen Stadium)新铺设的Astroturf人造草坪就是其中之一。将这里作为主场的俄勒冈大学橄榄球队正在被场地的抓地力问题所困扰。特别是在雨天,球员们甚至会脱下钉鞋,换上带有人字形鞋底的篮球鞋,只为抓得更牢。鲍尔曼和队友杰夫·约翰逊(Jeff Johnson)开始探索同时适用于橄榄球比赛和田径赛事的全新抓地方式。顺着这一思路,他们在1972年推出了Nike Astrograbber的原型鞋。数十年后,这款经典又被再次激活。
“几十年来,鞋底几乎没有真正的创新。跑鞋鞋底基本上就是一层橡胶,用来保护双脚免受路面伤害,抓地和缓震都是次要的。而鲍尔曼不愿接受这样的现状。”
——Rick Lower,耐克跑步史学者
受到厨房灵感的启发,他开始调动本地的各种资源进行模具和材料改良,包括轮胎店、机械工、修鞋匠都在其中。他于早期开发的原型鞋只能坚持几分钟,然后鞋底就会脱落,有的甚至因为在橡胶混合物中嵌入了金属丝而割伤运动员的脚。但每一次失败都是向着成功又迈进了一步。



1971年11月,华夫鞋底第一次在赛场上亮相。俄勒冈大学越野队穿着最初版本的鞋赢得了NCAA冠军。1972年冬季和春季,更多大学运动员、甚至还有南尤金当地高中的学生在训练时对这些鞋子进行低调测试。到了第二年夏天,鲍尔曼和杰夫·霍利斯特亲手缝制了一批样鞋,准备将它们带到更大的舞台:在尤金市举行的高水平选拔赛。
这些鞋并不完美,特别是尚未达到马拉松比赛的水准。“说白了就是一片薄薄的华夫鞋底缝上一个鞋面。”Lower说,“轻到几乎就像光脚奔跑。”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勇敢的跑者选择穿上它。有人觉得华夫鞋底在地面留下的印记,就像宇航员在月球上的脚印,这个说法也成为它后来得到“Moon Shoe”(登月鞋)这一传奇名字的原因。
对于这家快速成长的公司来说,这是决定命运的时刻。即便这双鞋还不适合量产,但它依然证明了这个想法的可行性,也向外界展示了这家来自俄勒冈的小公司有能力把跑鞋带向全新的方向。
通向跑步浪潮的桥梁

“Moon Shoe”(登月鞋)从未实现真正的量产,据说曾有少量产品在耐克尤金的零售店售出,如果你当时身处其中,也许就能幸运地买到一双。不过,它的设计基因很快延续了下来。1973年,耐克推出了Oregon Waffle。两年后,Waffle Trainer问世,成为耐克第一款现象级的成功作品。
这款鞋由比尔·鲍尔曼、斯坦·詹姆斯、丹尼斯·维克西和杰夫·霍利斯特共同设计,源自跑者乔恩·安德森的请求,他希望拥有一双更耐用的训练鞋。Waffle Trainer一经推出便迅速走红,成为当时全美最畅销的训练鞋之一,也是当时耐克最受欢迎的跑鞋。到1975年,订单量突破十万双。蓝色鞋面配黄色Swoosh的造型,成为耐克早期最具代表性的视觉符号之一。直到今天,它依然是上世纪七十年代耐克的象征。

这款里程碑式的跑鞋带给日常跑者的,不仅是更好的抓地力。外扩的鞋底和出色的缓震体验,彻底改变了人们对跑鞋的期待。
“那双鞋就是桥梁。耐克在“Moon Shoe”(登月鞋)上的尝试,通过那双鞋成功转化为一款全球性的产品。耐克作为跑步创新者的声誉也自此牢牢确立。”
——Rick Lower,耐克跑步史学者


“Moon Shoe”(登月鞋)的故事并没有就此画上句号。去年一月,它在耐克合作伙伴、法国设计师Jacquemus的秀场上再度亮相。这一经典鞋型被赋予全新的演绎。线条流畅,风格前卫。作为即将上市的新款,它将性能传承与时尚气质融为一体,延续了那股最初的探索精神。曾经象征耐克竞速基因的传奇,如今已准备好迎接未来。
实验与创新精神永存

如果不是几十年后的意外发现,华夫饼机的故事或许早已湮没在传说里。鲍尔曼的儿子汤姆在俄勒冈州科堡翻修家宅时,在车棚旁挖出了一处被遗忘的垃圾坑。里面埋着废弃的原型鞋、模具,还有那台早已生锈的华夫饼机外壳。多年前,鲍尔曼因实验让它彻底报废,芭芭拉只得将它丢弃。
如今,这台华夫饼机安放在耐克全球总部比弗顿的耐克档案馆,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它提醒着人们,正是那间厨房里的不断试验,成为耐克方法论和长期成功的蓝图:大胆实验,不断改进,永远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