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NIKE AIR PRESTO背後的魔法

DownloadHi
Fullscreen
Close

NIKE AIR PRESTO背後的魔法

DownloadHi
Gallery
Close
這款暱稱為“腳上T恤”的跑鞋在設計上超越了它所處的時代。
Mobile-carousel-left Mobile-carousel-right
下载下载
全屏全屏

       


左圖: Nike Air Presto: Shady Milkman (2000)
右圖: Nike Air Presto: Rogue Kielbasa (2000)


左圖: Nike Air Presto: Abdominal Snowman (2000)
右圖: Nike Air Presto: Presto! Bill (2000)


左圖: Nike Air Presto: Brutal Honey (2000)
右圖: Nike Air Presto: Catfight Shiner (2000)


左圖: Nike Air Presto: Migraine Fly (2000) 
右圖: Nike Air Prerange Monk (2000) 


左圖: Nike Air Presto: Trouble at Home (2000) 
右圖: Nike Air Presto, Unholy Cumulus (2000) 

回到2000年初期,Shady Milkman和Rogue Kielbasa常會被當成菜單上的古怪菜名,而不是的跑鞋的綽號。但這只是在Nike Air Presto的廣告問世之前。這支玩世不恭的廣告片突顯了Nike全新發表的Nike Air Presto跑鞋的顛覆個性,徹底扭轉了性能鞋履的概念。   

Presto最初的出場序曲可能是桀驁不馴的,但這款鞋1996年始於韓國的創新故事卻有著嚴肅的深意。  

1996年  

“當時我正在韓國參加一個製作會議,”Nike Athlete Innovation 項目高級總監Tobie Hatfield回憶道,當時他還是一名鞋類產品開發人員,”每個人都拿到了一雙新上市的鞋子。當我穿上鞋子站起來的時候,鞋領口向外敞開著。”

這種不盡完美的貼合性令Tobie Hatfield想起了最近他從一個焦點團體的訪談收集到的意見回饋。參與試驗的跑步運動員有兩個基本的要求:首先,他們不希望腳跟鞋子打架,這意味著鞋子的貼合性最為重要;其次,他們希望鞋子能夠帶來與拖鞋同等的舒適感。 

因此Tobie Hatfield決定設計一雙能夠帶來無與倫比貼合性和舒適感的鞋子。他立即拿起紙筆著手設計,很快他的草圖展現了一款具有Tobie Hatfield稱之為“V切口”(V-notch)特徵的原型鞋款,腳踝部位的切口區域增強鞋子的貼合性。 

Nike Air Presto的第一款原型(1996年) 

“我自己並不想穿著這款(原型)鞋去跑步,因為我覺得獲得毫無偏見的意見回饋非常重要,“Tobie Hatfield說道,“所以我讓一個同事試穿這雙鞋。但還有一個最大的問題是,這款鞋的尺寸是9號,而我同事穿11號的鞋。”  

但是Tobie Hatfield根本不需要擔心,這位試穿者對鞋子的合腳性沒有任何抱怨。事實上,當他知道這款鞋子比他自己的腳小兩個尺寸的時候,他感到十分震驚。“除了提高腳跟的舒適性外,V切口緩解了鞋領部位的緊張感,形成一種連鎖效應,進而延展了鞋子的長度,“Tobie Hatfield說道。  

這雙原型鞋的性能帶來了一個啟發。如果一個有著腳尺寸是11號的跑者能夠穿下一雙9號的鞋子,那麼這就可能意味著Nike需要對鞋子的尺寸從整體上進行重新思考。    

“我們在T恤上並沒有細分尺碼,我們有小號、中號和大號,” Tobie Hatfield說道,“那麼如果在鞋子的尺寸上我們也這樣做呢?如果我們給運動員一個尺寸範圍結果會如何呢?”

1998年 

1997年,當Tobie Hatfield回到位於奧勒岡的Nike全球總部時,他和一個設計師團隊繼續思考這一專案。1998年,隨Nike Air Gauntlet的發佈,他們的工作成果初次問世。 


Nike Air Gauntlet(1998年) 

這款跑鞋帶有著名的V切口特徵,前掌部位採用單層彈力網狀布料,穿著者可以透過可調整式金屬後跟固定器調整,完美貼合個人腳型。同時鞋子的無縫襯裏還可以增強舒適感。“這款鞋的目標就是無縫化和個人專屬化,” Tobie Hatfield說道,“V型切口和可調整式金屬後跟固定器相結合後,雙腳就可以更加自如地行走和運動。“

1999年 

為了將這一概念應用到菁英跑者身上,Tobie Hatfield和他的團隊設計出了Nike Air Zoom Drive,這款鞋在1999年發表。這款鞋的鞋領口更加傳統,但卻有著幾乎無縫的襯裏和彈性網紗鞋面。 可調整式金屬後跟調整器也重新回歸,但卻改為嵌入的方式。可見式Zoom Air當時一種相對新穎的技術,為跑者帶來了回應緩震體驗。

 
 Nike Air Zoom Drive(1999年)  

“Air Zoom Drive是一款高科技快速跑鞋,” Tobie Hatfield回憶道,“但它還是建立在舒適和貼合的設計理念之上,這也是這一專案的原始支柱。”

2000年 

雖然Air Presto的概念早在1996年那天命運決定似地就在韓國誕生了,但直到2000年這款鞋才終於被實現。最後的障礙是如何尋找理想的鞋面材料。   

Nike Air Presto的的早期草圖

“Air Huarache的鞋面上氯丁橡膠給鞋子帶來了極大的彈性和緩震性能,” Tobie Hatfield說到,“但是氯丁橡膠是為了鎖住熱能而設計的,這意味著它的透氣性能不高。所以我就問我們的材質小組他們能否想到什麼透氣性能良好的氯丁橡膠替換材料。” 

答案是間隔網紗,這是一種主要用於醫療產業的材料。間隔網紗不僅高度透氣,還可以向任何方向延展,對於一款希望展現與Tobie Hatfield 最初設計的V切原款跑鞋同等靈活性的鞋子,這無異於是最理想的材質。“有了間隔網紗,我們就可以把V切口開得寬一點,而且不會影響它的延展性,”Tobie Hatfield說道。  

中足部位的籠狀和外部腳跟支架可以提供必要的支撐,鞋尖擋板為前掌提供了上升空間,帶來更多舒適體驗。最後,這款鞋已萬事俱備,但它還需要一個名字。    

“我們決定集思廣益,從設計和開發團隊中徵集名字,“Tobie Hatfield說道,”我記得我們收到了300多個名字,其中一個是Presto Magic。當你穿上這雙鞋的時候,它與你的雙腳完美貼合,就像一個魔術師在說,‘Magic’“

從那以後,Nike把不按傳統方式命名的風格一直帶到了鞋子的配色設計上。這些配色包括Catfight Shiner、Trouble at Home、Abdominal Snowman和Rabid Panda,每一款配色都是一個趣味的插圖,賦予鞋子鮮明的印象。


Nike Air Presto廣告: Rabid Panda (2000)

Air Presto的廣告不僅出現在紙本刊物上,也出現在電視上。隨著時間的推移,Nike Presto的電視廣告也變得越來越前衛。 

在發表後的16年中,Nike Air Presto不僅被菁英跑者穿過,還出現在藝術畫廊中,逐漸成為運動風格的標誌。它對於Nike內部的影響極為深遠。它的輕量、貼腳和極簡結構激發了Nike設計團隊對自由運動概念的思索。人們總是問我,“為什麼我們不設計一款Presto 2?” Tobie Hatfield說道,“我們設計了,它叫Nike Free。” 

事實上,原款Presto的愛好者現在可以從有多種選擇的產品目錄中挑選所愛的鞋款,包括數量繁多的全新Nike Free系列以及Nike Air Presto Ultra Flyknit,這款鞋沿用了Presto系列的標誌風格,讓你對你所知道的一切關於Presto的事物進行重新思考,同時仍然可以為你帶來即刻的喜悅。